最新头条!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潮再起:多家公司股权易主 涉及金额超百亿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9:48:37 677 0条评论

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潮再起:多家公司股权易主 涉及金额超百亿

北京 - 近日,A股市场再现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8日,今年已有超过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实控人变更公告,涉及金额超百亿元。

此次实控人变更潮的背后,有多种因素驱动。其中,市场普遍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上市公司经营困难,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以期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一些实控人选择变更的重要原因。

例如,ST康得新(002422.SZ)的原实控人吴忠城因自身债务问题被法院冻结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最终导致其控制权旁落。蓝星华测(601838.SH)的原实控人蓝星集团则因自身债务问题无力继续持有蓝星华测的股份,最终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了深桑达。

此外,监管政策趋严也是促使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证监会不断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这使得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实控人选择主动退出,以规避监管处罚。

例如,ST洲际(000593.SZ)的原实控人徐洪波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选择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了深圳市国资控股的深创投。

从行业分布来看,此次实控人变更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其中,房地产、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是重灾区。

从市场影响来看,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经营策略等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并审慎评估投资风险。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 国资系企业成为接盘主力。在本次实控人变更潮中,国资系企业的身影较为活跃,成为多家上市公司新的实控人。这体现了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 股权转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协议转让之外,本次实控人变更还出现了拍卖、司法重整等多种方式。这体现了市场化法治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 实控人变更后公司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在实控人变更后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改善,但也有部分公司依然未能摆脱困境。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实控人变更,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研判。

附:

  • 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汇总表(截至2024年6月18日)

蔚来秦力洪呼吁行业携手共建换电体系:电池寿命问题迫在眉睫

北京 -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发表演讲,呼吁包括华为在内的更多车企加入换电阵营,共同应对汽车电池寿命带来的挑战。

秦力洪指出,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电池寿命问题已经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25年起,预计将有约2000万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陆续脱离质保期,如果按照平均8万元每块电池的更换成本计算,总额将高达1.6万亿元。这笔巨大的开支不仅会给车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他强调,换电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电池寿命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环保的用车体验。蔚来已经率先在换电领域取得了成功,目前累计建成换电站超1000座,服务超20万用户。

秦力洪特别呼吁华为加入换电阵营,发挥其在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助力换电体系的快速普及。他表示,蔚来愿意与华为开放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电动汽车能源生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秦力洪的呼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寿命问题将日益凸显,换电模式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电动汽车补能方式。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如果能够加入换电阵营,将无疑会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以下是新闻稿的几点补充:

  • 除了电池寿命问题之外,秦力洪还谈到了其他一些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包括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电池成本等。他呼吁行业共同努力,加快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 华为尚未对秦力洪的呼吁作出回应。不过,华为此前曾表示对换电模式持开放态度,并正在积极布局相关业务。
  • 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对电池标准化要求高等。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换电模式,使其更具经济性和通用性,将是行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9:48:3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幸福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